不被傳頌的英雄—軟木酒塞

品酒文化

每逢在外用餐,聽到清脆愉悅的「啵」一聲時都不禁在顧右盼,看是哪桌又新開了一瓶葡萄酒。線條優雅的瓶身,吹彈可破的琉璃酒杯,技巧純熟的侍酒師,賞心悅目的開瓶過程,仿佛這一個結合就是一場華麗的表演。在細味品嘗杯中美酒的同時,又有多少人去細心留意過那默默躺在一旁的軟木酒塞其實一直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呢?

遠在十七世紀的時候,今天被視為傳統配搭的軟木酒塞還未盛行,相傳是香檳之父Dom Pérignon在其時作為先驅以軟木為材料給葡萄酒封瓶,自此這個方法便不斷改進並風行了數百年,直到今天。

軟木酒塞的原材料是一種主要生長於地中海西邊地區的橡木樹(Quercus suber) 的樹皮,這種橡木樹擁有長達二三百年的壽命,而它的樹皮有著可被採摘而不會損害樹木本身健康的特性,相隔大約每9至10年便可以採摘一次。

為甚麼這種軟木特別適合用於酒塞?

首先我們要了解封瓶的目的。一方面封口要防止瓶內的液體溢出,另一方面亦要阻止過量的空氣(主要是氧氣)進入,而封口的材料還不可以給酒體帶來負面的影響,更加好的是可以容易移除和再次塞入封口,以及為客人帶來額外視覺(或加上聽覺)上的享受。而軟木具有獨特的蜂窩狀結構,具有可壓縮、不透水、有彈性和隔熱性,同時允許微量氧氣進入,是天然、可再生和生物降解的物料,作為酒塞,它有著無可比擬的優點。

可是,軟木酒塞也並非完美無缺的,其中一個最為人詬病的問題是軟木塞的污染(cork taint)。軟木塞的污染是指其材料受到一些黴菌的感染,從而產生一種稱為TCA的化學物質,散發類似濕紙皮的霉爛氣味,並經由直接接觸而污染酒體。根據統計,全球每年大概有數個百分比用軟木酒塞的葡萄酒有著這種污染的問題,在比例上亦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數字。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年隨著科技發達,有很多新的封瓶材料和方法不斷湧現,各有特性。例如以塑膠作為原材料的合成酒塞(synthetic closure),亦有於澳洲和紐西蘭十分盛行的螺旋酒蓋(screwcap),以及十分貴氣的玻璃酒塞(glass stopper)等等。而面對著種種挑戰,傳統的軟木酒塞製造商亦不甘示弱,計有開發新技術以檢測和去除TCA,訂定行業標準以提升產品質素,和大力提倡其環保可再生的特性等等。

琳瑯滿目的選擇,當然各有優缺點,關於最佳酒塞的爭論多年來一直沒有定案,有機會再與大家細說。而各式各樣的葡萄酒何其繁多,與其盲目追求「最佳」的選擇,似乎去找出「最適合」某種葡萄酒風格的酒塞會是接下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呢。

圖:周顯恩Peter 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