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助長——法國波爾多左岸盃 培育大學生對葡萄酒的興趣

品酒文化

關於:紅酒

年青新一代的香港大學生成長於「零酒稅」的時期,他們對葡萄酒的好奇心似比師兄師姊們更強。然而,他們吸收新知識的方法跟以往不同,要引導他們細味葡萄酒及了解箇中奧妙,葡萄酒教育方向該如何調節呢?

過去十年的葡萄酒教育工作,讓我不斷思考學生報讀酒班的誘因及各類學員的真正需要,以找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和推動他們於課程完結後繼續自學。另一方面,策劃各式各樣的品酒活動,讓我結識了好些認為「學酒」不該被某些預設課程大綱局限的葡萄酒愛好者,他們覺得多參與試酒活動和跟他人交流以增進葡萄酒知識更佳。

其實,酒班學生與其他葡萄酒愛好者的目標一致,只是各有各法,各有喜好,加上各種誘因,起點與所走的「葡萄酒之路」不一樣;對從事葡萄酒教育工作或推廣與銷售葡萄酒的業內人士來說,無論是授課或品酒活動,殊途同歸,想達到的終點同樣是希望「多人飲」、「飲多啲」、「飲好啲」。至於要吸引「零知識」而又未曾接觸過葡萄酒的人走進葡萄酒世界,以上提過的方法是否奏效呢?酒界從業員又是否只能被動地等待新一代有興趣或有需要認識葡萄酒的人出現?

大學生赴波爾多參賽 培育品酒興趣

以法國波爾多左岸盃(Left Bank Bordeaux Cup)為例,我們可看看透過比賽吸引新一代年輕人認識及追棒葡萄酒的成效。這是自2002年開始舉辦(原名為「20 sur Vin」)的葡萄酒理論與品試比賽,為非(葡萄酒業界)專業人士而設,起初只有法國巴黎的高等教育院校參加。時至今天,參加院校已包括美國、法國以外的歐洲各國及亞洲的學府。亞洲預賽分別在香港及上海舉行,除了本地學生參與,亦曾吸引韓國和新加坡學生來到兩地角逐遠赴波爾多參加決賽的席位。擔當香港科技大學隊教練的四年間,遇過的學生就讀二至四年級不等,有些現已投身社會工作,消費能力隨之提升,同時,他們對葡萄酒的興趣有增無減,消費在葡萄酒上的意慾亦倍增,購買的葡萄酒也不再只有波爾多酒,還有其他產國的出品,有人更甫畢業便投身酒界工作。

這班年青人最初學酒的原因可能是「貪玩」,報名參加比賽,最後因為投入而得到出國增廣見聞的機會,即使未能通過香港預賽出外闖的,也多學了一技旁身,為未來鋪路,而且,他們成了新世代的消費群,延續葡萄酒的發展。作為業界一員,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如何支持他們,育苗助長呢?

圖:酒妮花 Jennifer Luk / 香港科技大學隊 / 主辦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