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土葡萄酒市場日趨成熟,選擇必然越來越多,在波爾多和勃根第等明星產區以外尋找新的刺激。Provence的玫瑰紅酒一向獨步法國;Languedoc和Roussillon有很多出色的副產區;Rivesaltes的陳年能力極佳;甚至Vins de Pays也價廉物美。以往被低估的南法,正在日漸閃亮。
以法國南部葡萄酒為主題的展覽會Vinisud,今年已是第17屆。Sud是法語南方之意,由於反應良好,由最初兩年舉行一次,近年更已改為一年一度。南部城市Montpelier,國際航班不多,我從巴黎轉機前往,約一小時十五分到達。今屆參展商共922家,展會規模不算大,但集中地展示法國南部的葡萄酒,對集中尋找這類貨源的買手,十分方便。法國南部的產區,包括Languedoc-Roussillon、Provence、Sud-Quest、Valle du Rhone等。除了隆河谷(Valle du Rhone)比較具名氣外,其餘產區名氣稍遜,而且產量大,不少地區也以合作社方式生產,正因如此,反而不少產品價錢偏低。
Languedoc-Roussillon 產量龐大
一直以來,朗格多克魯西隆(Languedoc-Roussillon)都是形影不離。兩區位於法國南部,面臨地中海,夏日非常炎熱乾燥,雖然年均降雨量不少,但幸好大都集中在冬天,對葡萄的生長沒太大影響。以往人工灌溉是完全禁止的,但隨著全球暖化影響,當地已將灌溉規定放寬。朗格多克魯西隆的葡萄園共三十五萬公頃,而除AOC外,兩區亦坐擁多達五十多個IGP(即Vins de Pays的前身)產區,因此產量極之龐大,當然價錢而相對便宜,性價比高。
朗格多克有多個有名的副產區,Corbières、Faugères、Minervois、Saint-Chinian等,以紅酒為軸心,部份也生產白酒和玫瑰紅酒,葡萄品種則以Mourvedre、Grenache、Syrah、Viognier等為主。而IGP地區,則以Merlot、Cabernet Sauvignon、Sauvignon Blanc和Chardonnay等國際品種為主。另外Rivesaltes的加烈酒(Vin doux Naturel)品質極高,可長作時間陳年成熟。不過近年兩區開始各自各精彩,例如宣傳上,朗格多克和魯西隆便分頭行事,其中魯西隆在中國市場的宣傳策略,更是極之主動,希望爭取這個龐大市場。
Provence玫瑰紅酒之鄉
風景極之秀麗的普羅旺斯(Provence),除了七月份的薰衣草田美不勝收,當然還有葡萄酒。普羅旺斯以玫瑰紅酒聞名於世,產量佔當地超過一半。但市場一直對玫瑰紅酒不太熱衷,也許等待爆發的一天。主要產地命名包括Cote de Provence、Coteaux dʼAix-en-Provence、Les Baux-de-Provence、Bandol、Cassis等。葡萄品種包括Mourvedre、Grenache、Cinsault等。另在獲得AOC命名前,當地十四家酒莊自組成列級酒莊聯盟(Cru Classes),當然夠不夠受認性是另一回事。玫瑰紅酒以外,酒評家如Tom Stevenson,認為當地的紅酒更出色。
Sud-Quest多姿多彩
Sud-Quest,即法國西南部產區,基本上將所有波爾多以外的產區全納入此區,因此此區佔地廣闊,亦包含多個小產區。所以西南部的產區品種十分多樣化:以Malbec聞名的Cahors;以Tannat葡萄為主的Madiran;有小波爾多之稱的Bergerac;以甜酒的聞名的Monbazillac和Jurancon,種類風格多姿多采,不能盡錄。
中國成為魯西隆出口主要國
我在展會中遇到魯西隆葡萄酒業理事會(Conseil Interprofessionnel des Vins du Roussillon)的出口經理Eric Aracil,他近年常來中國和香港宣傳當地葡萄酒。Eric自二○○○出任此職位,為所有魯西隆葡萄酒產區掌管宣傳及出口工作,十七年來,見證市場的轉變,他說:「自二○一五年起,中國已成為魯西隆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國,而香港也在前列,市場面對的困難也不少。未來會繼續專注於中國的市場,例如增加教育,舉辦侍酒師賽,與傳媒有更多合作等等。」Eric每年會到中國三次,他指現在以出口價介乎3至5歐羅的葡萄酒最受市場歡迎,即使出口價10歐羅的酒也有人問津,比以往充斥尋找1歐羅廉價酒的買手,看到市場在日趨成熟。
最後我跟Vinisud的總專員Ahmad Monhem和展會總監Pascale Ferranti見面傾談,兩位認為亞洲市場會是未來的重點,未來將在亞洲進行更多宣傳活動。另外今屆922個參展商中,西班牙是第二大的參展國家,加上其他地中海國家,約160個,未來還會陸續增加,希望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吸引更多買手來法國南部參與這場盛會。
圖:Alain Reynaud、Jordan C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