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世紀大年!En Primeur波爾多期酒定價解析

編輯推介 | 酒都直擊

關於:紅酒

今年3月27日,Château Guiraud 芝路酒莊成為首家發佈En Primeur期酒的酒莊,發行價格與2015年份持平(35,50歐元單支裝)。這樣先於媒體評分與市場反應的定價,相信也是酒莊一種策略。

2016年份期酒品鑒,沿襲了以左岸Saint Estèphe及Pauillac兩產區為品質翹楚的風格。法國著名酒評家Michel Bettane這樣形容:「今年你們(酒莊)把大家變成了鐵道邊的奶牛!呼呼得看著一輛又一輛TGV呼嘯而過… 不過在這兒並不是Train à Grande Vitesse(高速火車),而是Très Grand Vin(極高水準的葡萄酒)!連品酒詞都省得想了,全部寫complet(複雜度高)就行!」

如此高評價加上高產高品質,這「三高年份」令酒莊笑得合不攏嘴。然而,經歷了2009、2010以及2015三個所謂世紀大年,如何給2016年份En Primeur準確定價成了莊主們新的難題。

在上萬間波爾多酒莊中,參予En Primeur期酒販售的僅350家上下。比例雖低,但這些位處金字塔尖、灼灼生輝的名莊依舊牽動著全世界購買者的全副神經。而全球高端葡萄酒交易市場的風向標Liv-Ex發佈投資回報率報告指出,飆升的波爾多酒價早已導致投資回報率的下降,自2009年份起每年的平均回報率都是負數。最初互惠購銷的期酒體系逐漸變形成為長袖善舞的投資客們的舞臺,拉圖退出期酒市場也成為完全可被理解的選擇。

備註:Bordeaux En Primeur波爾多期酒—銷售仍在釀造期、尚未完成的新年份葡萄酒,是自二戰以來酒商與酒莊之間協作達成的一種銷售模式。以低於未來成酒價格(至少30%左右),酒莊賣掉將近九成的半成品得到資金而維持運轉,酒商付款購買一定配額(allocation),再於15-18個月後拿到成酒,在未來投入市場獲得利潤。

Château Latour 1982年份期酒在第二年以250英鎊每箱放售,折合約40€每瓶,2017年國際均價達到1311€每瓶,漲幅高達3178%!

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s 1982年份期酒,從最初的40€一路攀升到2011年的3184€!翻了78倍!2017年回落到最新均價1860€…

雖說長線期酒市場沒有太多玩家,但如此神話般的高回報率還是令紅酒投資一時風頭無兩!2007年1月至12月,倫敦的紅酒指數達到39%的增幅,僅次於42%的石油投資回報率,比黃金投資回報的23%還高出許多。

2009年4月,2008年份的波爾多期酒以比過去幾年平均低30%的價格發佈。新資本蜂擁而至,中國及美國這兩個從來都更偏向新酒販售模式的國家更是買到手軟!第一輪以179€販售的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s 2008年一路開高,2011年時曾達到854€!

2009年份和2010年份,名副其實的兩個連續的「世紀大年」!儘管價格要比2008年抬高了太多倍,可是金融危機後開始回暖的市場從2008年期酒上得到了絕對的高回報,「紅酒投資」持續升溫,2009和2010期酒市場仍是大賣!

仔細審看09 和10年份期酒定價,我們清楚看到2010年份雖然品質略優前者,但由於定價仍需考量市場,接連兩個世紀大年,投資者並沒有收回成本,這樣的情況必定令接下來的幾個年份都價格受挫。

接踵而來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泡沫過去後,繁華散盡始成空…2011年份的一級莊雖然定價已比2010年低了三成,但投資客們直到今天都無法收回成本。大批高價購入的09、10年份期酒仍滯留在市場上,這大大挫傷了人們對期酒機制的信心。以478€最早販售的Château Margaux 2011的一級莊為例,截止今天市場平均價格為297€,整整下降38%!而之前的09、10年份頂級名莊也在以相當的比率大幅下跌!!

那麼曾經紅極一時的波爾多期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期酒評分能決定價格嗎?

品鑒期酒雖與酒品質關係最大,但偶爾天氣也會來做一把壞人,大大得影響起葡萄酒的味道來。下雨的日子低氣壓主導,葡萄酒中味道更酸,單寧更明顯,而果味則略淺。2014年品鑒2013年份期酒時正是陰雨連綿,如此天氣環境影響了品鑒品質,進一步分析也就是影響了酒評人的評分。 每一年期酒Michel都會自嘲說,大多數評分人一年中可能只會品區區10ml的期酒,這當中可能還需考慮樣品品質、樣品溫度、天氣氣壓等等因素,可如果僅以品鑒這10ml不足的酒樣為依據,便評斷某某家的期酒未來的潛力云云,這件事實在有夠荒謬! 可以說,如果期酒定價完全以評分為基準,那就一定會有出現偏頗之時。

在世紀大年2000之後出現,2001年份期酒面對的是一個以大量買入幾近飽和的市場。以2001年份的Lafite Rothschild為例,由於期酒品鑒周期間,拉菲2001的表現相當封閉,令人大失所望,Robert Parker打出了十年間的最低評分92/94+!因此,當第一輪期酒價格以135€出現,價格一直低迷不振,一直到2006年都還持續不變,直到2011年,直接達到699€最高值,今天又回落到519€。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紅酒市場應該達到了泡沫巔峰。不論是拉菲1982還是2001都在這一時期價格登頂。如此看來,市場需求與經濟大環境對期酒價格的影響遠遠大於酒評師們的評分。

2015年春天起,美國酒評家Robert Parker正式退出波爾多期酒品鑒,「後派克時代」正式開始。「不論後起之秀們多麼出色」,Michel今年在Domaine de Chevalier酒莊品鑒期酒時說道:「媒體的力量也不會回到曾經的時代了。」酒評人打分開始愈加慷慨,一方面葡萄酒品質確實整體提高了,另外評分也的確開始輕易飆高吧。「以前如果酒莊得到89-90分都非常興奮,今天給到93-95都難見滿意。「酒評家們分打的越高,自己能得到宣傳的可能性也越高。可是除此以外,這個世界的傳播模式早已改變,年輕人有幾個人還會關注什麼酒評家評分?!」

Liv-Ex最近推出了Market View,一個專為Liv-ex會員而設的互動儀錶板。在對比頂級波爾多目前價格和評分的相關性時,我們發現取得95分(Wine Advocate)的拉圖2008,當前市場價格為4,400英鎊(每箱),這與「公允價值」趨勢線完全吻合。而得到滿分的拉圖2009和2010年份卻落在“公允價值”趨勢線的兩側。可見,評分此事僅可參考,「公允」自在人心…

在Domaine de Chevalier 與莊主Oliver Bernard及Bernard一起品鑒期酒
在Domaine de Chevalier
與莊主Oliver Bernard及Bernard一起品鑒期酒
期酒定價的其他考量

事實上,中美兩國更偏向現酒銷售模式,期酒主要玩家仍以歐洲客居多。作為歐洲的中樞命脈,英鎊以及瑞士法郎的變動同樣影響著期酒價格的走勢。 2016年初,英國脫歐運動開始,這導致了波爾多酒莊在2015年份期酒定價上多了一層考量。貶值的英鎊令英國酒行的存酒大打折扣,假如期酒也錯誤出價,這就意味著酒莊可能會失去其長久以來的最大的客戶。

雖然在11,25€到22,5€葡萄酒層段,英國的購買力量依舊堅挺,但超過這個價格部分都在大幅度縮水。在脫歐之前的2012年,英國市場曾以成交額407,148,721€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波爾多酒購買國(當中以2009和2010年份期酒居多數),但到了剛剛脫歐後,成交額已跌落到一億六千萬歐,縮水了將近六成…

事實證明,在市面上震耳欲聾的好評聲下,2015年份En Primeur價格還是以平均上調22,8%出現,頂級酒莊平均提價達到54%!!Michel Bettane說,以前還能和朋友拼著買買的酒,現在可沒法再買了。儘管這些頂級波爾多今天已成為了高端奢侈品,但如果這些酒莊繼續在En Primeur瘋長價格,幾年以後市場價格又無法肯定今日的提價,那麼期酒的存在就會越來越無說服力,繼而被整個拖垮。

期酒2.0時代
En Primeur sales on Liv-ex as % of total sales (by campaign*)

期酒產生的最初既然是互惠型服務,那麼問題來了,今天的名莊裡還有幾個是著急回收資金的呢?

LivEx的資料表明,除了退出期酒市場的Château Latour以外,選擇En Primeur銷售90%葡萄酒的名莊已經越來越少了。或者因為家庭原因,或者因為公司策略,他們選擇賣掉部分收成、或者乾脆收起來不賣,這與亞洲市場對現酒的高需求有所關聯。儘管許多酒莊仍會賣掉自己七成到九成的新酒,但以Château Palmer為首的一些超二級莊開始以存下半數新酒為策略,開啟了期酒2.0時代。

酒莊一家一家得蓋起大型藏酒庫,即便是收著現貨也不發太多期酒出來。供需天平的變動將會左右放售出的期酒價值,同時期酒的價格也同樣決定著這部分藏酒的市值。如此,大量的酒莊藏酒令酒莊在面對銀行資本借款時有了更充足的底氣,曾經需要用En Primeur系統解決的資金問題就這樣被化解掉,波爾多人真是長袖善舞,商界驕子啊。

我曾問過Michel Bettane,這五家一級莊定價的時候會不會有什麼暗箱操作?Michel認真想了想說,木桐和拉菲兩家堂兄弟…確實有這個可能,其他三家還是很難講的。畢竟,相同級別酒莊的角力往往就在放價的先後順序和價格高低間。

接下來短時間內,大部分酒莊都將陸續推出定價。根據Wine Lister與Decanter的分析資料表明,市場期待2016年份En Primeur價格能在2015年份基礎上再下調4%;也有業界人士認為,適當的上揚也能被市場接受。今天的期酒定價有愈多的因素要被估量,下跌的英鎊匯率絕對會將最小的上揚放大太多!

如此看來,此番期酒雖品質卓越、高產高量卻也肩負重任。且看多財善賈的波爾多人如何準確定價以扭轉乾坤,令2016年份En Primeur贏得所有人的掌聲。

最後附上期酒周期間部分個人最傾心酒莊
  • Château Mouton Rothshild
  • 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
  • Château Latour
  • Château Pontet Canet
  • Château Palmer
  • Château Leoville Las Cases
  • Tertre Roteboeuf
  • Clos Fourtet
  • La Conseillante
  • Château Calon Ségur
  • Château Meynay
  • Pavie Decesse

(部分右岸及Pessac Leognan酒莊並未品到,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