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酒為何「紅」不起來?

葡萄酒心得

關於:甜酒, 香檳

早前在香港舉行的Vinexpo,除了吸引酒莊在場內參展,不少更會在場外舉辦試酒活動,其中法國酒商Barton & Guestier便在會展旁的萬麗海景酒店舉行masterclass,並由葡萄酒大師Debra Meiburg主講。

成立於1725年的Barton & Guestier,在香港市場未算家傳戶曉,但世界很多機場免稅店也可找到他們的產品,而且網羅法國多個主要產區。其中銷量最好的,是來自南法的Rosé wines。

Debra Meiburg在活動上拗示,Rosé wines近年外國很受歡迎,銷量大升,認為香港及亞洲市場應急起直追,趕上這個潮流。

可是今年香港「法國五月」推介的葡萄酒產區正是南法,而Rosé wines正是這裡的代表作,卻沒有特別吸引到香港的飲家。為何這種玫瑰粉紅色的葡萄酒,未在能香港「紅」來?

Rosé wines對氣候炎熱的香港來說,本來是絕配,更有乾身或帶甜味不同風格,配襯食物極具彈性,可以同時配魚及貝殼類海鮮,也可襯雞肉或豬肉菜色。而且粉紅色的外觀,不是能吸引女性飲家嗎?

然而Rosé wines的市場定位,也許是令其未有大受歡迎的原因。

目前零售市面上買到的Rosé wines,除了Chateau d’Esclans外,其餘大都定價在一百多港元的水平。外國的朋友或許會覺得這個價錢平易近人,可以由朝飲到晚都不會破產,但很多香港飲家卻是「無寶不落肚」。若然未來Rosé wines繼續走大眾化開心酒路線,對香港市場仍會是錯配。

圖:黃大鈞 Alan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