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取名大多有講究,李豐年這名字取源於「瑞雪兆豐年」此一諺語。「豐年」意味來年五穀豐登,是個好兆頭,亦寄予父輩對他的期望。隨著李豐年先生長大後從父親手中正式接棒經營糧油生意的通泰行;他帶著父輩的期望,走向「通泰行」的又一豐年。
通泰行的淵源—祖父的白手興家
一個常臉帶笑容,活躍於社區及商界的小伙子正是人稱「糧油王子」的李豐年先生Mr Kenneth Lee。每當香港大米供應或價格有變動時都會在公仔箱(電視)及各大媒體看到他的訪問以解市民的疑慮。李豐年是已有70年歷史的家族企業通泰行的第三代傳人。戰前李豐年的祖父李通明先生從廣州移居到香港在中環一帶開始擺地攤,以買賣罐頭食品為生。香港淪陷時物資嚴重短缺,當時李豐年的爸爸李廣林還是青年,他協助李通明先生進一步拓展業務。直至戰後,「通泰辦館」(通泰行的前身)就在中環的德輔道正式掛牌。在李氏父子及其弟妹兩代人的艱苦打拼下,通泰行不斷成長,如今已成為香港著名的食品入口公司,同時業務遍及大米進口、地產、貿易、罐頭洋酒、超市等等。
第三代接管下的通泰行
李豐年先生90年代從加拿大留學回港,最初並未進入家族企業,而是在外鍛煉。當時,正是內地改革開放的高峰期,急需大量的先進設備與原材料。他便把握先機趁機創業開立了一家科學器材進出口公司。主要把日本及歐洲的先進科學器材引進國內配合國內發展。經他之手,當時先進的設備和原材料源源不斷引進廣東、山西、南京、上海等地,有助推動改革開放進程。
成為通泰行的第三代掌舵人,李豐年先生深感責任重大,承傳在他手中的不僅僅是一塊金漆招牌,更是西營盤街坊對通泰行數十年的信賴。李豐年先生認為,不管是哪一個行業,創新都非常重要。早期,李豐年為通泰行引入現代化管理和先進科技來經營傳統行業,在簡化工作流程和提升工作效率方面起了顯著效果。在入口的產品方面,李豐年更著重品質和健康兩大元素,每每親自走訪不同地方尋找新產品。大約十年前便首次從台灣引進了百年品牌「度小月」的關廟麵。千禧年時,為了打開市場,他決定在美食嘉年華和工展會上用試食等方式讓更多人親口品嚐產品。果然無負眾望,產品最終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度小月在香港也成了家傳戶曉的品牌。
傳媒爭相訪問「糧油王子」李豐年
李豐年先生在食品進出口業上的知識豐富,又能迅時掌握市場動態,每每行業遇到什麼問題或變化,不同電視或報紙傳媒都爭相訪問他。去年因疫情初開始,香港人在各大超級市場瘋狂搶購食米,他便率先在電視新聞解釋香港政府有著完善的貯米制度,存量達壹萬噸以上,足夠港人一個月以上的消耗量,間接解決了米荒。其實據他透露他對米行的專業知識也得來不易,由於米行屬傳統老行業,他剛入行時沒有真正的師父,每位前輩或同業行家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他學習的對象,每事都要向他們直接的或旁敲側擊的請教,出現矛盾地方便要反覆思索、研究分析及再三求證。此外每年每當禾稻成熟時,他都會到不同的產米區(包括泰國、越南、中國內地、台灣和美國)親自看收成和稻穀的品質。為了進一步增加稻米的知識,他也曾遠赴菲律賓的世界大米研究中心和中國杭州的中國水稻研究中心深入探討一些稻米的知識。在經營中,李豐年堅持祖父違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和父輩的訓誥只可出售健康、美味食品。為了對代理食品品項進行嚴格把關,他深入各國多個城市尋找品質優、口感好的健康食品。此外,他也著力開拓不同的市場。當年得識台灣開放了大米出口,他便首先引入頂級台灣米來港銷售。有著引領市場的作用。他深信「好品質、好品牌,就一定有好的市場」。
花雕酒創個新機遇
除了糧油雜貨生意外,通泰行也從事酒類批發業務(主要是洋酒和啤酒)達半個世紀。2017年李豐年開始創新進口鑒賞級而又價廉的花雕酒——「咸亨雕皇」。花雕是傳統黃酒中的尚品,而「雕皇」更是花雕中的極品。黃酒在中國酒文化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和文化底蘊,是漢族的傳統名酒。花雕是喜慶用的酒,古人都會在家中自己釀製上好的黃酒,並以畫有花鳥蟲魚或梅蘭菊竹畫作的酒埕盛之。當家中有喜慶事宜便用以招待客人。賓客在品嚐酒香之餘更可欣賞埕身上的畫作,倍添雅興。日子久了,這些極品喜酒便被人以其精心製造的酒埕冠名為「花雕」。花雕也是充滿著期盼的酒。以前,每戶紹興人誕下嬰孩後,都會將一壇上好的花雕埋在地底,如生下的是男孩,則希望他長大後飽讀詩書,有朝一日高中狀元回鄉報喜,便會取出當年埋起的美酒廣宴親朋,那瓶酒就被稱為「狀元紅」;若誕下的是女嬰,則期盼他日女兒長大顏如玉嫁得如意郎君大婚時飲用,那瓶酒便是「女兒紅」。僅聽花雕的美名,就足以引起人對酒的嚮往。花雕,是選用上好糯米、優質麥麯,古法釀制而成味帶甜的佳釀,有著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一般來說,因為花雕擁有著一股獨有的醬香芳香且略帶甜,大家都認為它與大閘蟹最為相襯,其實它的酒性柔和、酒香馥鬱芬芳,酒味甘香醇厚,不但與海鮮類食物合襯,有著提鮮的作用;更適合配搭各類牛羊豬雞佳餚,簡直是「百搭酒」。
香港年輕一代一般對花雕不甚瞭解,印象總是覺得有點老派不時尚。不過李豐年先生卻深信花雕絕對是新機遇,能成為年輕人的新竉兒。他在推廣花雕方面別出心裁,為了讓花雕更好地被消費者所熟知其品質優良和酒的特性,所以他首先把其公司代理的「咸亨雕皇」送到香港品酒師評審協會進行專業評審,評審得到了9.4分的高分,贏得了「雙金獎」,證實此酒乃酒中佳品;更奠定了「咸亨雕皇」在花雕界甚至國際酒界的地位和品質標準。使得國際飲家對咸亨這品牌有了信心。繼而就是把這傳統佳釀打進年輕人的心。李豐年毅然在專為洋酒做促銷的大型展銷會「Wine & Dine」內售賣中國花雕酒。這簡直是向難度挑戰。不過,他卻自行研製調校出一款以花雕為主材料的沙冰特飲。這款花雕沙冰取名為「夢雕」,入口清爽香醇撲鼻猶如入夢陶醉於其中。一如他所料夢雕廣為大眾喜愛,品嘗過的年輕人無不點赞。這全港首創的花雕沙冰還贏得不少的媒體報導,一時更成為全埸焦點之一;總算創做了一個奇蹟。此外,眾所周知花雕温熱後芳香撲鼻是秋冬大閘蟹的絕配;而不知花雕也可在悶熱的夏天享用。李豐年借鏡日本清酒大吟釀新飲法,提倡花雕在炎夏時可以冰凍後飲用。冰凍後的花雕味道完全不一樣,甜度減低了,口感爽而不膩,是解渴的佳品。如果再加入少許檸檬片或薑絲,口感更佳。除了暖飲、冷飲皆宜外,還能與威士忌等西洋酒混合調成雞尾酒,口感創新且獨特,也很時尚!近日坊間忽然流行把酒混入一些傳統飲料例如咖啡或茶甚至果汁,想必花雕也是一個好選擇。這樣看來花雕未來真的是商機處處!
心繫社區 至誠服務
「海納百川.厚德載物」這八個字是李豐年的座右銘。台灣星雲大師的「三好運動」即「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是他做人的原則。他很早就沿承父親為他人服務的教誨,投身於不同的地區工作為大眾服務。開始時致力服務於西營盤街坊福利會及香港政府轄下的一些地區委員會例如分區會、防火會、道路交通安全議會、少年警訊名譽會長會等。2014年當選為全港各區街坊會總會主席。他在位期間積極深化各屬會之間的合作,發揮街坊會四大信條「守望相助、休戚相關、患難相扶、移風易俗」,更團結了各區街坊會屬會聯合舉辦慶祝街坊會成立65週年壓軸活動「港九各區街坊會節樂聚中西區」。此外還成立了時事關注小組積極參與社區為政府與市民之間溝通的橋樑。不時拜訪政府各級官員為市民街坊表達意見。
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棟樑,所以他特別看重年青人。他透過服務香港女童軍總會、東區康樂體育促進會、中西區青少年發展聯會、獅子會、香港佛山工商聯會鑽石青年團、南北行公所青年部並做了大量工作培育年輕人。他曾組織不少次兩岸四地包括內地、台灣、香港和澳門集合約五十所大學百餘名學生交流於中港台澳之間。在培訓期間,兩岸四地的學生不但增長知識亙相學習,更可達至中華文化大共融。
另外他自2014年4月當了兩屆的博愛醫院總理和一屆顧問。現在也是博愛總理歷屆聯誼總會的副主席繼續發揚博愛醫院的「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精神。除了服務街坊和年輕人,他還参與不同的商會包括香港米行商會、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香港酒業總商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九龍總商會、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香港貨車運輸業協會等等。去年並接任了香港佛山工商聯會會長一職,主要推廣香港與內地的商務交流。2019年他獲委任為佛山市禪城區政協委員。同年他的第一份訊息提案不但被佛山市和禪城區政府採納更越級被國家採用了。是首位禪城區政協委員首份訊息就被國家採用了,實屬難得。此外,他還獲得不同單位認定其過去的耕耘。他於2017年被中華名人錄評選委員會收錄為「卓越華人」行列。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長於2019年因應他熱心服務社會尤其對體育及康樂發展貢獻良多頒授嘉許狀。另外,香港傳承學院於去年為表揚老字號通泰行在家族傳承優良的表現頒授「接力香港大獎」給其父子。承先啟後,作肓英才是中國的傳統價值觀,期盼李豐年先生過好每一個豐年。
圖:圖:Vincent Chen、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