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雕皇 —— 中國傳統酒文化花雕酒的新接觸

中國酒文化

關於:中國酒

 

⿈酒,中國的民族特產,是有著悠久歷史的釀造酒,已有5000年的歷史。根據2015年第一季報告,全國酒類衍生性商品企業已超過800家,顯示出這一 ⾏業的迅猛發展,已成為酒類飲品中的⼀個重要品類。隨著“積極發展⿈酒”的政策推動,消費者對於營養和保健的觀念逐漸深入,⿈酒已能與保健酒和洋酒展開競爭,並在消費者⼼中成為與⽩酒、啤酒及葡萄酒並列的第四⼤酒類。

⿈酒的⽂化意義

⿈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與啤酒和葡萄酒並稱為世界三大古酒。它以穀物為原料,通過不同種類的微⽣物同時發酵⽽成,是⼀種低酒精含量的釀造酒。中國⿈酒是最具中華民族⽂化特徵的飲料之⼀,其釀製技藝已列入國家非物質⽂化遺產,是中國的國粹和民族瑰寶。紹興⿈酒作為中國⿈酒的傑出代表,以其悠久的歷史⽂化底蘊、得天獨厚的釀造環境、精湛的技藝和卓越的品質享譽中外,並讚揚紹興的“⾦名⽚”。紹興⿈酒是我國⾸批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並進入⾸批受中歐地標協議保護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不同廠家根據各⾃的傳統製作出各式各樣風格的花雕酒市場上百花齊放。花雕酒的多樣性歷史上帶來了許多坊間名稱,例如紹興酒和花雕酒、女兒紅和狀元紅等等。只有紹興酒才是較為正統的⿈酒名稱,⽽花雕酒因其酒罈外⾯繪有五彩雕塑裝飾⽽得名。女兒紅和狀元紅都是花雕酒,源於古代⽣活習俗的演變。早年間的江浙⼈家⽣了孩⼦,⽗母會釀幾罈酒埋在後院⼤樹底下,等孩⼦長⼤成⼈後挖出來喝。

咸亨酒店的歷史與名稱來源

咸亨酒店的創立源於清光緒甲午年(公元1894年),由魯迅的堂叔周仲翔等⼈在紹興城內開設。店主從《易經·坤卦》之《彖傳》中的“含弘廣⼤,品物咸亨”句中,取“咸亨”兩字為店名,寓意酒店⽣意興隆萬事亨通。魯迅先⽣在《孔⼄⼰》《風波》《明 天》等作品中提及咸亨酒店,使其名聲遠播。1981年,魯迅先⽣誕辰百年之際,老店重新開業,保留了晚清時的建築風格,形成了獨特的⽂化景觀。

隨著咸亨酒店的發展,咸亨酒業有限公司於1994年成立,名稱承襲⾃酒店,旨在延續和弘揚紹興⿈酒的傳統⽂化。在釀造過程中,從選料到陳儲,均精⼯細作,嚴格遵循傳統釀酒⼯藝。選當年出產的上等優質糯⽶,⼀年⼀個週期,嚴格按季節⽣產。農歷七⽉精制⾃然培養的酒藥,九⽉制麥曲,⼗⽉釀製淋飯酒⺟,立冬開始釀酒,於次年立春結束。原料糯⽶經過篩選、浸⽶、蒸飯、攤冷、落作、主發酵、開耙、灌壇後發酵、榨酒、 澄清、勾兌、煎酒、灌壇陳釀等⼆⼗⼀道⼯序。再經多年封壇儲藏,產品⾊澤鮮亮,芬芳誘⼈,鮮甜醇厚,余味長久。

筆者於2024年11⽉香港美酒及烈酒展覽中擔任演講嘉賓,代表咸亨花雕參與分享

咸亨雕皇⼗年

咸亨雕皇⼗年的顏⾊為焦糖⾊,明顯散發出陳年的特性。飲落去有⼀點微甜的感覺,伴隨著乾果和優質陳年⽔果的香氣,以及糯⽶香。正所謂⽤科學解釋的就是酯味,⽣成具有芳香氣味的⼄酸⼄酯,使酒質醇厚,產⽣酒香。⾖蔻、乾梨、西梅乾等味道,飲落去回味非常乾淨利落。。

我們亦使⽤傳統的葡萄酒品酒杯品嚐,味道差距很⼤,突出了比較重的⽔果陳年氣息。相比⽤傳統的花雕杯品嚐時,花雕杯令整體味道更柔和,清甜感較強,⽽⽤酒杯品嚐的飲法,則比較似飲舊的葡萄甜酒,兩種飲法各有千秋。。

咸亨雕王25年

咸亨雕王25年的顏⾊清澈亮麗,呈深啡⾊,香味上突顯濃烈⽽優雅的漿果氣息,類似西班牙Medium Sherry(Sweetened Amontillado)的風格,擁有非常複雜的果仁氣息,杏仁、榛⼦以及熟悉的⾖蔻味道。回味有⼀點煙燻的焦糖味道,甜度也是非常恰當平衡。如果⽤葡萄酒杯品評的話,當天有嘉賓形容其中有⿊朱古⼒的味道、⽪⾰和 ⼀些陳年果⽪的味道,香氣突出,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