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世界第一餐廳 —— Central

美酒佳餚

 

作者去年年中在秘魯去了世界第一餐廳,位於利瑪的Central。在這次旅程此之前的幾個月,筆者從未想過會去秘魯。那裡距離遙遠,單程飛行加轉機時間為24小時。機會來了,因為作者被雪梨協議(Sydney Accord)委任為一國家級學術評審小組的主席。筆者記得秘魯有餐廳是世界最佳100家餐廳之一,但忘記了它的排名。在不知道它被正式宣佈為世界第一的情況下訂了一張桌子。幾日之後,該年來已全餐廳滿座。有得吃,真是緣份。

每一間好的餐廳都必須有其獨特之處

原來秘魯是個盛產農作物的地方。在秘魯的一個星期內,餐餐新鮮果汁。還有從未試過超甜熱情果。一種著名的食材是薯仔。秘魯的薯仔有二千種,甚至有人說是四千種。筆者不知那一數字比較準,總之是很多。該地有高山、火山,也有平原和海。這就是為什麼超市裡有專門的薯仔專區。由於特殊的天氣,薯仔的保存方式也很特別。有一種在高山很特別處理的方法。先把薯仔冰封,之後用脚擦去薯仔的皮,然後將薯仔再放在陽光下放置一周。吸收日月精華而完成的薯仔乾稱之為Chuño。煮食之前要浸水二十四小時。風味和質感也很特別。聽說這樣的薯仔可以保存10年。這次參與學術評審的當地朋友,送了幾公斤十多種薯仔帶了回來,真是各有各質感和味度。由於薯仔很特別,在Central餐廳其中一道菜是特製的薯仔配上特製的醬汁。擺設真利害,成個高山區環境。
該餐廳廚師喜歡使用的另一種特殊食材是食人魚
食人魚食人,人食食人魚,是不是間接食人。事實當然不是如此。所謂食人魚只是會食肉魚的威猛名稱,但無肉食也會吃其他水中能充饑的食物。因為會食肉,特別牙尖,是其特色。

之前,大廚曾帶食人魚去美國做餐。在三藩市過關時,嚇親美國的海關人員。最後提供很多文件、餐單、相片才過關。試了有一味用這類魚做的菜。装飾用的魚頭就沒有太牙尖,可能是不想嚇親食客。

用可可豆不同部份做的甜品

還有一味用可可豆做的甜品,用了該豆的不同部份。連果實裏面的「衣」都用。帶出的信息是用了食材的每一部份。有意思,但並不是每一部份都好吃。所以建議把各部份混合來吃。

餐廳用了不少地方放了秘魯山區和海中的標本。成個自然個教室。有高超厨藝、選材、理念及教育理念,筆者向他致敬。

文、圖:趙炳權教授 Professor Peter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