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藝: 走進藝術與日常交織的世界

時尚生活

藝術發展局位於黃竹坑的ADC 藝術空間佔兩層,有專為視覺與媒體藝術家而設的工作坊。

 

香港三月份有很多藝術盛事,我參觀了藝術發展局於黃竹坑的「凝」藝術工作坊開放日,三四十個本土藝術家展出自己的藝術品。我被一個以「生活中的藝術,藝術中的生活」為題的工作坊吸引著。這位藝術家擅長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並以日常收集的素材創作作品。她選擇不標註作品的材質與概念,而是將一切詮釋的權利留給觀眾,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視角,進行一場獨特的心靈對話。這展覽不只是視覺上的饗宴,更像是一場探索日常美學的旅程。

光影下的再生浴帽

步入工作坊,入口旁擺放著一堆回收的浴帽,從下方投射出柔和的光線,讓半透明的材質綻放出朦朧而迷人的光暈,彷彿為這些平凡的物品賦予新生。這樣的視覺效果瞬間營造出一種純淨而靜謐的氛圍,讓人不禁思索:那些用完即棄的日常物品,是否也有著超越其原本用途的存在價值?

葡萄藤的星空

接下來,一組由鄰居們提供的葡萄梗,錯落堆疊成一團大束,每個枝梗末端點綴著金色細節,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燈光投射下,葡萄梗的影子放大投映在牆上,幻化成一幅流動的畫面,帶來一種幽靜而深邃的詩意。這件作品讓人不禁聯想到葡萄的生命旅程——從枝頭結果,到釀成醇厚的美酒,再到成為藝術的一部分,周而復始,充滿詩意。
托斯卡納的迷你巨石陣
藝術家的一個朋友曾造訪意大利托斯卡納的13間酒莊,並在旅途中蒐集當地的土壤與石塊,現在堆疊成一座微型石陣,每塊石頭都標註著對應的酒莊名稱。側光的照射使這座小小的「巨石陣」更顯神秘,讓人彷彿置身於古老遺跡,感受時間與土地的連結。這件作品不僅是對旅程的回憶,更是對土地精神的一種致敬。

楓葉的千變萬化

溫哥華的秋天,是色彩繽紛的季節。藝術家收集了各種顏色的楓葉,將它們製成一張張手工紙,有些還拼砌成一幅楓葉圖案;幾塊大小不同的楓葉更用來托印成楓葉形狀的陶瓷盤。這種轉化與再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然的短暫與永恆,也喚起我們對環境保護的思考。

陶器之塔的光影變奏

展場的一角,十八件手工陶瓷器皿被巧妙地組合成五座高低錯落的塔狀結構。在燈光的映照下,這些陶塔投射出層層交疊的陰影,猶如一場光與影的對話。這組作品展現了陶土質樸的美感,也讓觀者體會到結構與空間之間的微妙張力。

金屬球體的沉思

最後,一顆由回收金屬線纏繞而成的球體,靜靜地安放在一塊由麵粉、水泥與白膠漿等材料製成的圓形基座上。上方的光線輕輕灑落,使金屬絲閃爍著微光,影子在基座上交錯出層次,彷彿在探問重量與輕盈、實與虛之間的平衡,引人深思。

藝術與生活的無界對話

這場展覽讓我重新定義了藝術的邊界。原來,它無須遙不可及,而是潛藏在我們的生活點滴之中——一片落葉、一段藤蔓,都能成為藝術的語言,訴說時間、土地與人的故事。當我走出展覽館,發現眼前的世界似乎變得更鮮活,每一件日常之物都多了一層值得玩味的美感。

 

 

《酒遊隨筆:探索溫哥華島的匠心蒸餾》

踏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旅程,探索加拿大溫哥華島充滿活力的精釀烈酒世界!一本設計精美、圖文並茂、中英雙語著作,帶您深入了解當地最優秀的蒸餾酒廠,發掘它們的匠心工藝、創新精神,以及他們如何巧妙運用當地食材,釀造出極具特色的手工烈酒。當中包括世界級的單一麥芽威士忌、芳香琴酒、伏特加、果實白蘭地、利口酒,還有更多⋯⋯!
本書由資深葡萄酒與烈酒專欄作家、導師黃建忠(Philip Wong)撰寫,適合威士忌迷、琴酒愛好者及所有熱愛精釀烈酒和雞尾酒的人士。立即訂購您的專屬收藏,體驗溫哥華島的烈酒魅力!

售價:每本HK$158;
優先預訂:每本HK$128;
電郵訂購:
info@winematters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