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是為了記念主?

酒途.神徒

無論是否信徒,總常有一種誤解,就是認為信耶穌的人都不該喝酒,甚至覺得這是「罪」。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聖經中有著不少關於葡萄、葡萄園、葡萄酒的經文,從舊約時代的猶太、埃及文化,到新約耶穌時代的希羅文化,葡萄酒也是上帝的選民—猶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

感謝《酒誌》的邀請,給我這個好酒之徒一片我手寫我心的空間。常言道「酒後吐真言」,今天要心口如一,總要多點勇氣和多喝兩杯。這個專欄所書寫的,與其說是信徒生活或信仰反思,倒不如看為一個蒙恩的罪人以文字給自己的一點贖罪與補償,叫人在拿起酒杯品酒的同時,可以想起那位賜予我們葡萄與美酒的造物主。

耶穌將自己比喻作葡萄樹

按約翰福音的記敍,耶穌在世上所行的第一個神跡,就是在迦拿婚宴上把水變成酒。 耶穌亦將自己比喻作葡萄樹,把跟隨祂的人比喻為枝子,說明彼此結連的關係,並提醒信徒,生命只要連於耶穌,就能多結果子。耶穌也用葡萄園來比喻天國、天父是栽種葡萄的人。直至耶穌被賣的那一夜,祂跟門徒聚在一起吃最後晚餐時,更用葡萄酒來比作自己的血,預言祂將要為擔當世人的罪而流盡寶血。

耶穌用葡萄酒設立聖餐

從前,猶太人獻祭,要以牲畜的血來為自己贖罪,這是昔日所立的舊約;耶穌卻以自己為祭,為贖眾人的罪而流血,這就是祂跟往後的每一代人所立的新約。 讀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有這樣的一段:飯後,耶穌照樣拿起杯,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章25節)值得留意的是,「記念我」的原文是希臘文,它的意思不是只在頭腦上想起耶穌,而是要用「重覆的行動」去憶述耶穌。所以,耶穌這晚所做的,就成為了教會往後所設立的聖餐。每當信徒在聖餐中一起喝葡萄酒時,為的就是要記念耶穌的死,直等到祂再來的日子。當然,現在很多教會的聖餐已改用葡萄汁來代替葡萄酒,可是,一些傳統教會的聖餐還是會用葡萄酒的。 那麼,大家可知道,在香港聖公會的主日崇拜,教會於聖餐中所用的是甚麼酒呢? 答案下期揭曉。
圖: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