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環保園黑水虻工廠

健康資訊

這次的題目與《酒誌/美饌生活》平常講美酒佳餚有點不同,但亦有一些相關處,就是大家品嚐完佳餚美酒之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便是產生了很多吃不完的食物,我們簡稱為廚餘。這次講的黑水虻主要就是為了環保,幫大家解決佳餚美酒之後的剩菜剩肉的廚餘問題。

香港每天產生大概3500噸廚餘,但是能夠回收的只有3.5%,而且問題越來越嚴重,堆填區亦日益爆滿,即使加上香港有廚餘回收廠OPark 1及未來的Opark 2處理廚餘,但是廚餘回收廠亦只能夠解決小部份問題,所以利用一些生物環保科技來解決㕑餘問題,變成了一個迫切的課題。

黑水虻生命週期(相片來源:CCTV)
黑水虻 Black Soldier Fly

這名字聽起來怪怪的,憑想像,以為牠們是黑色昆蟲,上網查了,原來牠們是蒼蠅的親戚,但這個親戚同比較,牠們是相對「可愛」的,牠們不喜歡在人類居住的地方飛來飛去,牠們成為飛蟲之後,只躲在樹林花草之間,只吃大自然的雨露。

叫黑水虻,為什麼見到全部都是肥肥白白的小蟲呢?

原來這是他們最珍貴的生命時段,就是從蟲卵孵化成幼蟲的一段時間,可供人類利用。

幼蟲需要吃腐爛的魚肉蔬果及一切廚餘的東西,牠們一生可以食5公斤廚餘。

黑水虻全身是寶

大家要知道,一般的廚餘含脂肪及蛋白質太豐富,用傳統方法,直接做堆肥,其實是對土地有害的。黑水虻消化了廚餘的蛋白質及油脂之後,變成又肥又白的蟲蟲,而排泄物,收集了便可以直接做肥料。

當幼蟲由白變黑,意味即將羽化成蟲,他們不會進食,幾天後蛻變,退殼成蠅,之後交配產卵,每次可千粒蟲卵,之後死亡。牠們退出來的殼,甲殼素豐富,亦都很有價值。

但是大部份的黑水芒在變成黑色蟲蛹之前,生命就已結束,工廠會用微波爐把牠們烘乾,然後把它磨成粉,成為雞糧,豬糧,魚糧,狗糧,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達到40%,脂肪含量30%,灰質亦有五至10%,還有一些微量元素。

從這些黑水芒幼蟲提取的油脂,亦都是非常珍貴的原材料,可以作為化妝品及護膚品的重要成份,可以賣得很高的價錢。

所以黑水虻的養殖,不單單是解決廚餘問題,而且也可以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我們現在除了攝取動物蛋白,植物蛋白之外,現在有了第三個來源,便是昆蟲蛋白。所以世界各地,近年來紛紛興起黑水虻養殖場,這是一個充滿商機的環保項目。

當然,每一個新發展的項目:都需要政府作出一些引導或支持,例如這些黑水虻製造出來的農業肥田料,也可以給本地的有機農夫或者一般農場使用,所以有賴各個部門例如環保署漁護署的通力支持,才能使這些項目或者企業發展壯大起來!
圖:卓鳳婷 Phyllis Cheuk、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