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度金三角
印度的金三角是到訪印度必到的三個城市,包括粉紅之城齋浦爾(Jaipur) 、擁有三處世界遺產的古老城市阿格拉(Agra)、首都新德里(New Delhi)。
這次行程主要是到印度學習傳統手工藝和當代設計,與當地著名藝術家學習交流。我會先在齋浦爾(Jaipur)拜訪不同的手工藝工場,從手工印製(block printing)、手搖紡織(handloom weaving)、高端金銀線刺繡(Gold and Silver Embroidery)、寶石加工場。隨後從齋浦爾(Jaipur)開始往東駕駛遊歷至金三角的景點,阿格拉(Agra)再往上到新德里(New Delhi)。
印度珠寶文化及傳統手工藝
印度人對首飾情有獨鍾,使得印度的黃金銷售量居世界前茅,特別在大型節慶如新年,黃金價格必定上升,也使得印度的珠寶行業和首飾加工業蓬勃發展。珠寶在印度成為了日常裝飾品,也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
首先開啟這趟印度文化藝術之旅的,是被邀請到齋浦爾(Jaipur)著名的Gem Palace內,拜訪二百年從事珠寶家族生意的展覽館,由第九代傳人Siddharth Kasliwal介紹其私人珍藏、每件也價值連城的 Super Luxury珠寶。印度的珠寶文化,有著這樣精緻繁複。每件珠寶除了飾品,更是一件藝術品,有著其背後的故事。我最喜愛這件價值百萬港元的項鍊,前面看是主要由九粒寶石構成,翻轉是用鑽石構成一幅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泰姬陵。全場嘩然驚嘆其手工精緻,細節一絲不苟的藝術品。
剛看過價值不菲的珠寶奢侈品,其後來到印度的一條村莊,到訪一個大型布料製作工場。途中經過的小村莊,居民在泥水的河邊洗衣服、小孩在嬉戲奔跑成強烈對比。在這裡可以了解整個染布、手工印製、洗布及曬布的各個工序。現時需求大於供應情況下,機械取代手藝無疑成趨勢。但只有手工藝品才能帶出作品的獨一無二。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之一的是傳統印度服飾體驗,我穿上用手搖織機 (handloom weaving)技術織出的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印度婦女國服紗麗(Saree),它既能從頭到腳包裹全身,又能充分顯露出女性身材的曲線美,造型絢麗多彩而深富韻味,同時展現印度精湛的染織工藝。能想像古世紀的印度女性大概就像我這樣坐在家中織布。
遊歷齋浦爾 Juipur:風之宮 Hawa Mahal 、 卡諾塔城堡 Kanota Castle、階梯水井 Abhaneri Step Well
講到景點特色,風之宮(Hawa Mahal)是Jaipur市內最具代表性的粉紅建築物之一。最刺激的應該就是在印度過馬路或駕駛,這裡的司機完全沒有要讓的意識,所有車子都各走各,還有不停的車輛響號。
在印度有一種非常特別的古老蓄水建築―階梯水井(Abhaneri Step Well) 。這是印度最深的一口階梯井,距離地面100英尺,有3500級台階。它的階梯式結構展現了古印度石匠的高超技術,壯觀而別致的建築風格。印度階梯井在印度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因爲在整一年裏頭,南亞次大陸九成的降水都集中在3個月裏,其餘9個月則少有降水,所以乾旱地區的人們就發明了這種井來蓄水。
遊歷阿格拉Agra:世界新七大奇迹之泰姬陵 Taj Mahal
泰姬陵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遠處看到這座白色的建築物,視線已經不想離開這個世界新七大奇蹟。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每次回想起,整個人也會被當前的壯觀感動得毛管直豎,慨嘆眼前恍如仙境的畫面。
遊歷新德里New Delhi:胡馬雍陵Humayun’s Tomb、月光集市Chandni Chowk位於舊德里Old Delhi的中心地帶。
胡馬雍陵(Humayun’s Tomb)是帝國第二代君主胡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陵墓內種有棕櫚、絲柏等植物,主體主要採用帶有濃郁印度風格的黑白色大理石及紅砂岩為建築材料,喜歡拍攝的朋友必定能滿足在此處所拍攝的作品。
晚上吃飽飯,我們四位女孩建議到本地特色的月光集市(Chandni Chowk)逛逛,行程負責人十分緊張,安排了司機和保鑣以防萬一。途中當地人對亞洲女性面貌表示十分好奇,有的由頭到腳的打量,有的目不轉睛,的確在比較本地複雜的地區很少機會看到外藉人士,所以如果有本地人邀請跟你自拍,千萬不要感到奇怪。
月光集市位於舊德里(Old Delhi)的中心地帶,是一個繁忙的本地購物區,市場上售賣著各式各樣的香料、乾果、銀飾等,狹窄的小街上也擠滿了與傳統印度甜點的小商店。是一個充滿了嘈雜的市集、街邊小吃、大聲吆喝的小販、摩托車、甚至流浪狗,交通和購物環境非常混亂。遊客也能發掘到一些價格低廉的印度飾品,但質量不是最佳的。遊覽月光集市最大的樂趣,是目睹那些形形色色的本地人,和他們有趣的生活方式。
印度有其超豪華,亦有其極度貧窮的一面,貧富懸殊差距極大,相信這個平行時空至少有半世紀文明的差距。最後提提各位,不要喝當地的自來水,請自備未開封的瓶裝水。
去印度前,我跟大眾一樣都充滿着很多有關印度的疑問及傳聞:
1. 最多人問有關印度的問題是:印度危險嗎?女孩千萬不要獨遊?
我當然問過幾位當地人。貴族印度人說:「其實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也有存在危險的地區」嗯,是的。我嘗試過在晚上走在破爛的舊區、舊市集old Delhi的月光市集(女孩請不要嘗試,因為我們有司機保鑣),發現基本上沒有印度女孩會在晚上單獨走在街上。若果你是外國人,他們更會對你感到好奇而不斷打量你。相反我白天走到像太古青衣沙田這種住宅商業大街,吃喝玩樂根本是安全的。在判斷印度危險前,看的是時間和地點。「印度很危險,這是以偏概全的說法亅
2. 印度人右手吃飯,左手去洗手間?
說到當地印度人用右手吃飯左手去洗手間這疑問,我也仔細觀察過。他們的確只用右手抓取米飯咖哩,左手永遠閒著,即使是流質食物。所以酒精消毒液隨處可見。但在重要場合、和外賓(我們)晚宴,印度人會以刀叉作為餐具。至於他們會否用左手去洗手間,我就無法用肉眼觀察了。
3. 額前的紅點代表已婚女性?
額前的點是一位印度伯伯為我點上。稱作Bindi(吉祥痣),用無名指沾取顏料點在眉心,在額頭有開光、第三隻眼之意。
4. 印度人不吃牛?
對於印度教而言,牛是神聖的動物,不只是不吃,更嚴禁宰殺。
instagram: anitacheunghk
圖:張靜茵 Anita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