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格魯古亞體驗

Consultant Editor's Message

今期《酒誌》的封面主題,是格魯吉亞(Georgia)。

三年前,我受到有關當局的邀請,親身前往格魯吉亞。一星期的時間,走訪了多家酒莊,讓我認識及深入體會,這個東歐小國的葡萄酒文化。

吉魯吉亞版圖落在歐亞之間,當地盛採用一種獨特的古方來釀酒,稱為Qvevri Wine,我且翻譯為陶罐酒。Qvevri是一種以陶泥製成的陶罐,考古學家在格魯吉亞,發掘出遠古的陶罐,入面盛載著高加索人早在八千年,已採用野生葡萄釀酒的證據。這些陶罐以陶泥搓製燒成,再加蜜臘塗層防漏製成。直至今天,很多格魯吉亞酒莊仍然沿用這種陶罐,將葡萄發酵,及作儲存葡萄酒之用。

雖然陶罐的成本較高,釀酒的成效亦較難控制,但在幾乎全世界都採用不锈鋼桶的今天,當地部份酒廠仍然採用這種古方釀酒,背後不知羲牲了幾多發展,付出了多少汗水與堅持,才把這引以為傲的傳統保存下來。至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格魯吉亞的陶罐酒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格魯吉亞人很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除了葡萄酒,當地多人竟不約而同,告訴我同一件事,就是格魯吉亞語,源自高加索語系,而格魯吉亞是世上唯一仍然說這種語系的國家。把時光回撥到1921年,蘇聯紅軍進入的首都提比利斯,格魯吉亞「被建立」成格魯吉亞蘇維埃政權,1936年正式拼入蘇聯。到了1991年,東歐變天,格魯吉亞是第一批逃離蘇聯獨立的國家。

近年格魯吉亞有關當局,在中港地區投放不少資源,推廣格魯吉亞葡萄酒,令葡萄酒在中國進口量,十年間大幅上升十多陪。我期待更多冷門的釀酒國,把資源投放在正確位置,也讓香港這個葡萄酒貿易中心,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