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流行低酒精啤酒或葡萄酒 低處未見低

品酒文化

關於:中國酒, 啤酒, 甜酒, 紅酒

微信朋友傳來一張全國各省的酒量圖,結果一如所料,排名榜首是國酒茅台所屬的貴州,被稱為「喝酒當喝水」,second growth則稱作「一斤白酒不算酒」,例如江蘇,抖音常見他們有喝早酒習慣,至於廣東,敬陪末座,只配飲5度的啤酒。

除了啤酒,世上還有各類低度酒

中國白酒標準是53度,算中度酒,60度以上是高度酒,最厲害的東北燒刀子,達80度!相反,國務院輕工業部自1987年起鼓勵開發低度酒,即40度以下,茅台有五星系列,最低者33度,大陸人認為甚配生蠔,和老外的bloody Mary oyster shooter異曲同工。

酒量淺的人往往飲酒兌水,西方烈酒多數40度出廠,氈湯力變成20度,較可口易飲,其實科學上講,20度左右酒精最快上頭,飲兩杯稀釋至20度的威士忌蘇打,跟一杯淨飲威士忌,吸入同樣酒精量,但前者更易醉。

紅酒溝七喜,實在是民間智慧

二、三十年前,港人取笑大陸人只識紅酒溝七喜,如飲國產長城乾紅,溝七喜仿效西班牙Sangria,實在是民間智慧,少少甜,幫助舒緩氣氛,西人吃 tapas 時,華人唱K時飲,甚妙!同理,美國人飲 white wine spritzer,消暑。

扮識貨而崇洋者,應飲federweisser (feather white wine),酒精4-9度,是未完成發酵的葡萄酒,故此外表混濁,有汽,半甜,味道介乎葡萄汁至葡萄酒之間,又名neuer süβer (new sweet)或junger wein (young wine),因發酵未完成,只在採摘季節于酒區有售,快點賺現金流。根本就是葡萄造的啤酒,配腸仔,葡萄園旁野餐,開心!

裝B而愛國者,應飲格瓦斯,由東歐傳入,俄羅斯叫kbac,烏克蘭叫kvas,都解作發酵,又再引證,俄烏關係千絲萬縷。來自東歐,因東歐糧食緊張,以吃不下的乾黑麥包發酵至0.5-2度。大陸新疆或東北餐廳常備,包裝允許不列酒度,連小孩也公開飲的飲料,味道似加了一丁點酒精的蔗汁汽水,名牌「秋林」,哈爾濱產。

港英法例,0.5酒精度以下,不當酒,故此加數滴44.7度Angostura bitters,溝入薑汁汽水製成的gunner算作mocktail。

日漸流行全無酒精啤酒或葡萄酒,造法是將正常啤酒或葡萄酒,以逆滲法(osmosis)或蒸餾除去酒精,等於中國寺廟供應素芋頭魚,齋口不齋心,但澳大利亞酒廠近來努力將之推廣大陸,以避過酒稅。WSET教導,吃辣要配10度德國甜酒,因辣味令酒精感強化,所以,移民澳大利亞港人應飲冇酒精 Shiraz 夾孜然羊串燒,中西文化,左右逢源。

圖: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