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酒初探

酒區新探

世界上絕大部分酒區皆同時出產紅、白葡萄酒,例如布林崗既有夢夏雪(Montrachet),也有康帝!如果產區本應生產紅酒,而能造出白葡酒,則證明某些酒莊極注重風土(terroir),順應天時微氣候(microclimate),能人所不能!例如瑪高及武當能出白葡萄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及Aile d’Argent。在卡奧爾(Cahors),黑酒之神巴爾帝也在第四層梯田,用莎當妮及維歐尼(viognier)釀出月光乾白,能人所不能!

全力出乾白葡萄酒的舊世界是亞爾薩斯,新世界則非紐西蘭莫屬。它們取白棄紅,非因餐餐吃海鮮,也非氣候炎熱要消暑,相反,正因為氣候偏寒,白葡萄酸度足,釀酒師可造出平衡度高好酒。筆者曾去過紐西蘭,在此回味一番。

紐西蘭南北兩島,全國粗分為12個大酒區,最先開發的是最北端亞熱帶氣候的Northland,其他各大區都是清涼氣候,僅位於南島中央的Central Otago是大陸性氣候,所有酒區都近海,海洋性氣候調節下,年分變化不太極端,產量、品質較穩固。

讀者聽過Muller-Thurgau這德國雜交葡萄嗎?曾幾何時,它是紐西蘭頭號品種,滄海桑田,今天已經微不足道,反而正宗芳香型葡萄種植則節節上升,最大宗(第三位)是灰皮諾,酒香似黃梅、水晶梨及蜜糖,佳品酒體不遜亞爾薩斯,一樣剛硬豐盈,故用法語Pinot Gris命名。瓊瑤漿則不及亞爾薩斯,僅罐頭荔枝香,值得一記是主產區Gisborne —全世界最接近子午線的酒區。

世界上第一產量白葡萄莎當妮在紐西蘭只是老二,不失禮也不優秀,全國都有,但無一產區以此傳世,由於氣候清涼,果味接近青蘋果、雪梨、未熟透芒果,帶奶油味,普遍木桶味不明顯,比起巴爾帝的月光乾白,紐西蘭莎當妮欠缺了維歐尼葡萄帶來的清爽活潑,用廣東話說,飲落略悶。佳釀有Villa Maria Reserve Barrique Fermented。

長相思絕對是紐西蘭白葡萄酒代表,可稱世界第一長相思,僅普依芙美(Pouilly-Fume)可以礦物味爭雄,桑塞爾(Sancerre)則太似貓尿味(civet),非人人接受,波爾多純長相思過酸,加州、澳大利亞的卻不夠酸。自1979年開始出售,所向披靡,現占全國產量76%。

氣味變化多,一時草青、露筍,一時石榴、青檸、龍珠果,產自Marlborough的有礦物味,陽光光沛,更加平衡,酸度剛好足夠,清香刺激食欲,宜作餐前酒,或配沙律、生蠔。因為商業上成功,越來越多單一酒園酒,性格紛陳,高檔酒多喜木桶釀造,增強複雜性。如說弱點,不可陳年,3年內飲。筆者分別推介高端Te KoKo,Goldwater,中端Cloudy Bay,Spy Valley Single Vineyards,低端Montana,Saint Clair,以供消暑。

圖:梁衛民 Sammy Leung及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