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藝術展覧 品賞藝術刺激思維

品味見學 | 編輯推介

在香港要放鬆一下,除了行山遠足、品嘗美酒佳餚以外,暢遊藝術展覧亦是一個賞心悅目的選擇。

近年到訪過香港藝術博物館、M+、故宮博物館,以及大學藝術系學生畢業展,刺激了我對藝術的體會。藝術家利用不同媒介,掌握物料的顏色、質感、形態,透過不同展示方式來表達個別的情感、思緒、思想或概念。

先要說說的是M+ 中佔據一整個展場,密集式排列數以萬計的泥人,數量足以震驚觀者。這是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的泥人《亞洲土地》,為其《土地》系列的作品。他邀請了廣州象山村約300位老少居民,使用當地的泥土共同製作約20萬泥人。從大地連結到文化,再由居民親手捏製,連繫祖先的靈魂,和源自土地的生命。觀者眺望這泥人海,不止觀察,亦被數以萬計的眼睛反視。作品不止規模龐大,吸睛之餘亦記錄眾生,而且觸碰人的身心。

M+中另一個觸動我思維的展品是《被我們輕易遺忘者的紀念碑(我恨你)》,來自一位於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藝術家。他以一大堆黑色卡片諷刺大家在工作社交時交換名片的意義。令我也思考多年來交換過無數的名片中,有多少人仍有聯絡、有多少我仍記得呢?我遺忘了別人,還是別人遺忘了我?人與人的關係,到底一直就是這麼薄弱,還是可以深厚?

其後七月到訪了灣仔的藝術中心,正值皇家墨爾本大學藝術課程應屆畢業展,巧遇一個利用陶瓷作為媒介,名為《相遇榕樹下》的參與式藝術品。就西環地鐵開通後的社區轉變,該學生跟多位西環鄰里遊走了不同的社區空間,分享他們在西環的寶貴故事和對社區轉變的看法。我也住在西環多年,作品自然吸引我注意。她用鄰里印拓的陶土製成器物送贈以感謝相遇上,過程中她注意到西環榕樹牆處處,静靜默地見證多年來社區的變更,於是用陶土的記憶去為地方保留印記,陶板拼成一道石牆。作品沒有奪目耀眼的色彩,也沒有震撼的布局,但陶板印拓出含蓄的紋理在柔和的燈光下卻誘發我深思近年的種種變遷。

在展覽場地,慶幸地也能與作者閒聊一會。她表示在修讀藝術過程中,發現藝術或多或少已被規範化、階級化或商品化,似乎只有符合某些既定規範才算是藝術。然而,由古至今,人類因應日常生活所需,繪作出不同的畫像及物品,而這些物件都被現今評為藝術品。由此可見,藝術是廣闊的,是平等的,是有力量的。她認為,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只要能夠釋放藝術的力量出來,能助己助人,就是好藝術。她謂:「藝術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藝術。我喜愛在生活裏尋找藝術,藝術也會是我的終身好伙伴。或許我不需要一個工作室,我雙腳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工作室!」我認為她的作品表面上以陶瓷作媒介,實際上她自身才是藝術的媒介,透過她連動了參與者,共同創作藝術品,同時也啟發了參與者和觀者的思考。

推而及之,作為葡萄酒導師,我認為葡萄酒也是一種藝術媒介,釀酒師就是透過不同釀酒技術表達其產區、葡萄品種、甚至其個人的葡萄酒理念;飲家細意品嘗酒的色香味或能解讀箇中含意,或會得出不同詮譯。

圖:黃建忠 Philip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