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芝蓮的故事從米芝蓮胎到米芝蓮Guide

港玩港食

作者之一(趙炳權博士)數年前被任命成IVE(TY)工程系系主任,其中之一個主要任務是帶領SOPHIE太陽能車隊參加太陽能世界賽。在工作會議之中,討論過用那些世界級車胎。原來發覺到同事們不了解米芝蓮輪胎和米芝蓮 Guide的關係。此外,很多朋友對米之蓮Guide 有不少悟解。藉這文與各位分享一些資料。

自從於1889年發明了第—個車胎,米芝蓮創辦人André 和 Edouard Michelin革命化了旅行的歷史。米芝蓮兄弟堅信汽車業前景一片光明。為了支持汽車業的發展,他們決定為駕車者提供一本小型指南,令旅遊人士更輕鬆。這本指南就成為著名的《米芝蓮指南》(也稱為米芝蓮Guide)。

指南於1926年開始對一些優質餐廳授予一顆星,1931 年引入兩星和三星的評級機制,從1936年米芝蓮為一星、兩星和三星做出了更明確定義後,評選的標準就再沒有發生過改變:一星代表同類別中「出眾的餐廳」;兩星代表傑出美食,值得「繞道前往」;三星代表出類拔萃的菜餚,值得「專程到訪」。標準是建基於駕車方面。去好餐廳是要多駕車,當然是多換胎,米芝蓮也多做生意。2009年 香港及澳門成為《米芝蓮指南》登陸中國的首站。

米芝蓮星級跟據5個標準被評定
米芝蓮星級跟據5個標準被評定

在評分時,有些人認為餐廳的環境和酒單非常重要。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讓我分享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兩個有趣的例子。從前我喜歡去北角一間長期排長龍的「阿鴻小食」。沒有豪裝,但味道就是「正」。最喜歡的就是「麻香雞腳筋」。材料不貴,重點就是調味。但當有了米芝蓮星之後,業主狂加租,最後惟有離開。另一間我很喜愛的是「一樂燒鵝」。這是名人韋基舜時常撰文介紹。環境就是地道的燒味飯店。雖是小店,除了好味燒鵝,他們提供了我覺得很正的酸甜醬。精彩就在細節。這就是證明了環境和酒單完全不是重點。有關環境等資料,其實Guide 是有介紹的。但很多人的重點只在「星星」。這就浪費了資料獀集的心血。

1997年指南推出的『米芝蓮車胎人』推介(Bib Gourmand)餐廳,代表物有所值。香港300港元或以下。這是最值得去的。他們是性價比高,現在的星級餐廳,往往由此踏上去。

幾年後,我的同事們除了了解星級餐廳,開始留意「世界一百大」餐廳,水平提昇了, 有機會再和各位分享。

圖:趙炳權博士、許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