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金百加集團主席黃家和先生 停不了的創拓者

今期封面 | 編輯推介

黃家和先生為香港金百加集團主席。業務包括食品及飲品生產、餐飲、批發、進出口貿易、酒店及旅遊等。產品包括咖啡、紅茶、葡萄酒。

 

黃先生創建的品牌凡多,包括「點點綠」、「慈康農圃」、「金茶王」、「大排檔」、「樂滿家」、「金百加」、「點點紅」、「嘉禧旅遊」、「K-SMART」、「Le Cleret」、「LCB」等等。

黃先生擔任多項政府、行業及社團公職。他是中國黑龍江省(第十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委員,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香港食品及飲品行業總會主席,香港咖啡紅茶協會主席,香港綠色有機生活協會主席,香港品質保證局副主席,世界粵菜廚皇協會榮譽主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基金會董事,香港頤康基金會主席,香港公益金名譽副會長等。

黃先生現為「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旅遊事務署旅遊策畧小組成員、環境保護署「星星相惜」餐飲伙伴計劃召集人。


香港飲食業正遇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經營極度困難。我特意約了黃家和先生在他旗下的銅鑼灣LCB Roasterie做訪問。


青少年時期—從校園到工作的磨練

黃家和先生早年赴笈美國,於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心理學及藝術系,除了第一年的學費由父親提供,之後的學費則靠獎學金,並且做兼職賺取生活費。畢業後到了加拿大,初到加拿大,因沒有當地工作經驗,到處碰壁,看看口袋裏只餘下加幣23元,真為生活感到徬徨,但為了養家、什麼工作也得要做,初時他找到一份送pizza的工作,已經非常開心,輾轉又找到一份平面設計師工作,生活才開始安定下來。

外國的生活並非想像中浪漫,終於在1981年黃家和毅然離開加拿大,回流香港、加入了捷成洋行的中國貿易部,負責德國西門子印刷設備的培訓部、及兼負責推銷電子分色設備。對黃家和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去接觸中國市場,在捷成洋行七年期間,跑遍大江南北,認識了不少朋友!黃先生告訴我:『 記得第一次,我在北京負責一個印刷技術研討會,並同時擔任一個德國人的技術翻譯,當時以為自己的普通話還可以,因在外國時、也經常唱著國語歌曲,如「高山青」、「我的祖國」等,應該可應付得來嘛!翻譯完畢、台下200觀眾鼓起掌來,感覺很開心,後來一些當時參與的朋友告訴我:黃先生,當時你做的翻譯,我們根本聽不懂哦!』

黃先生繼續說:『在捷成洋行,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是我自己一個人、帶同13箱行李從香港往四川都江堰,舉辦一個印刷座談會,先從香港乘火車四個多小時才到廣州,再轉火車往衡陽、轉火車往懷化,在車站等了數小時,在凌晨二時才能轉火車往重慶、之後再轉車往成都,然後再坐四個小時多的汽車才抵達都江堰,前後總用了72小時才能抵達!從廣州經衡陽往懷化的旅程本來買了軟臥票的,但因為車廂擠滿了人,沒法行到去座位的車卡,於是沿途站了10多小時才能到達懷化,還要擔心13箱的行李的安全,這是一個一生難忘的經驗啊!』由此可見,在捷成洋行的七年,著實給了黃先生不少的磨練,往往面對困難,都能夠迎難而上,鍛鍊出不怕艱難,從不氣餒的意志與性格。

黃先生離開捷成洋行後加入家族生意-捷榮咖啡,公司專營咖啡及紅茶,這公司乃黃先生父親黃橋創辦的企業,黃先生成為公司的首席執行董事,專門拓展海外及內地巿場。黃先生說:『自我出生便與咖啡豆及茶葉為伍,這些東西是我兒時的玩伴,在一包包的咖啡豆山爬上爬落,父親黃橋與他的幾個弟弟是香港第一代從事咖啡生意的人士,我很佩服他們的創業精神。』所以創業的DNA一直都在黃家和的體內。

作為一代「咖啡大王」的後人,黃家和沒有依靠父蔭,反而勇於走出家族向外闖,經過種種困難,建立自己的食品王國,踏過守業和創業的路,他認為只有不斷尋求突破及創新,跳出固有的框架,才能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創業的奮鬥,事業的創新開拓】

1993年黃家和先生離開家族企業,一手創立「金百加集團」,以咖啡及紅茶為主,推出多個家傳戶曉的品牌,其中如「大排檔」品牌更廣為人知,產品也多樣化;除了咖啡、奶茶,還有鴛鴦,淡奶、早餐系列等三十多款產品。「金百加集團」至今已是集生產、批發、零售、餐飲的綜合企業,產品也銷往世界各地,如美國、加拿大、澳洲、東南亞等。隨着內地經濟的發展及市場開放,黃先生進一步在內地建立咖啡生產基地及批發網絡,於1994年在內地成立「樂滿家咖啡集團」,在不同城市如廣州、深圳、上海、佛山、東莞等成立分公司,生產及供應有關食品如咖啡、紅茶等予國際餐飲連鎖集團、酒店、餐廳、茶餐廳、快餐店等,業務遍全國,成為內地及香港的其中一個主要咖啡及紅茶供應商。

【成立點點綠,發展有機健康事業】

隨着市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提高,在機緣巧合下,黃先生於1998年收購了上水的慈康農圃,這佔地50畝的農場是有機種植,黃先生說:『當時見到這農場一片綠油油,在香港這鬧市的環境下,這一片綠地,感覺非常悠然自在,於是便把它買下來。』更因為這農場是有機種植,在其基因作祟下,他馬上做起市場調查來、發覺香港的有機市場的發展空間很大。買下慈康農圃後便成立了「點點綠」,除了自家種有機蔬菜之外、更從外地引進多款有機產品,設立點點綠有機專門店。

【有危必有機】

2003年沙士爆發,香港餐飲行業成為重災區,黃先生經營的咖啡、餐飲業務亦大受影響,但當時市民反而對健康及食物安全方面特別關注,點點綠的有機業務因而受到裨益,於短期內營業大幅增加而要擴充分店。黃先生說:『幸而有點點綠的業務發展以彌補集團餐飲業務的損失,才不致招至更大的危機,因此生意的發展走向多元化,才可以減低風險。』

目前「點點綠」已經是本港有機食品零售市場的龍頭企業,在香港有超過1000個銷售點,本港的自營店與專櫃五十餘個,產品超過500種,並且發展了內地巿場,成為有機市場的領頭羊。

【萬人盤菜宴】

2003年在沙士疫情影響下,香港經濟嚴重受創,當時香港政府找黃先生協助重建香港經濟及振興香港漁農業,這是一個不容易的使命,但黃先生二話不說,毅然答應這挑戰,於是他策劃了一連串推廣活動,並在香港啟德機場舉辦了史無前例的「萬人盆菜宴」,全部用上香港生產的食材為做盆菜的原材料。這次的活動創下了當時盆菜活動的紀錄,黃先生說:「這活動的成功,除了週詳的策劃外,更有賴各方面齊心合力,將活動辦好,我感到特別的興奮,因為在獅子山下,在啟德機場的停機坪,萬人圍爐共聚,齊吃盆菜,並一起高唱《獅子山下》一曲,此情此景,能不動容!」。

【港式奶茶成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金茶王

黃先生於2009年時籌辦「 國際金茶王《港式奶茶》大賽 」、除香港外,亦在世界各地舉辦分區賽,最後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總決賽,吸引世界各地餐飲從業員參與,成為年度盛事。黃先生更於2014年向政府申報,成功將香港奶茶傳統工藝、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把源於香港的港式奶茶文化推向國際。

港式奶茶文化能夠在內地及國際市場遍地開花,黃先生這十多年來對品牌的打造,對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可見黃先生對港式奶茶的熱誠及堅持,這文化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目前「金茶王」品牌已廣為大眾認識。

【發展大灣區】

這些年來黃先生見到香港的經濟受外圍因素的影響很大,於是為集團定下發展目標,除銳意發展內地的市場、特別在長三角及大灣區的發展多放資源,他說:『未來香港的發展將以大灣區及長三角為重點,我們在內地的市場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團隊及銷售網絡,對集團的發展非常有利。』

【走向歐洲,邁向世界】

此外、黃先生因為對法國葡萄酒情有獨鍾,他於2013年開始收購及投資在法國的酒莊。現時已擁有兩個莊園,並同時發展了旅遊業務,成立了旅遊公司(嘉禧旅遊 -SWK Travel)專門發展歐洲的葡萄酒文化旅遊。黃先生說:『這是一個很快樂的業務,可以玩、可以飲、可以食。閑來又可以同朋友組團去酒莊,除了洗滌心靈更可以在一個悠然的環境下,消除壓力,更可以啟發靈感,在莊園內畫畫及到處攝影,寓工作於娛樂,體驗生活。』

從黃家和的經歷,可感受到他既熱心公益,有中國人的傳統精神,又有德國人嚴謹做事的態度,但飛揚跳脫,不為常規的限囿,以藝術家的脾性去做喜歡做的事,拓展的生意,創意無限,相信以黃家和的靈感,新生意陸續有來,我們且拭目以待!

結語:黃家和先生對飲食界從業員及年輕人的建議和勉勵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下,香港餐飲業大受影響,經營困難,政府的防疫措施,令業界生意大減,然而身為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的黃家和先生語重心長的說:『人生難免有挫折,但有危必有機,別將心機白費,要堅守信念,為了夢想為了目標,決不輕言放棄!因為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而且堅持到底,就一定能達到成功,雨後必是晴天,也有彩虹出現。』

圖:Hong Leung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