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今天身處巴黎,學習法式廚藝,同時報讀了烹調及甜品兩個類別,因為兩樣都喜愛,不能取捨。
作為一個媽媽,妻子,女兒的我,能放下子女及其他一切顧慮,獨自跑到地球的另一面圓夢,實在是非常幸運。當年剛離開了工作15年的職位,女兒又剛要負笈留學一年,外子也毫不猶豫地支持我的心願,更承擔照顧兒子的責任。還記得各樣環境因素處理好了,在數天後便下決定,提交入學申請,處理住宿及行程,以開心愉快又緊張的心情去準備一個不一樣的旅程。
學習法式烹調
課堂的頭段當然很多基本功的練習,學習了很多基本多醬汁的製作方法,學習了切割蔬菜成不同的形狀丶大小以及它們的名字,是的,每個切法也有它的名字,拜法式烹調始祖大師Auguste Escoffier所賜,早在19世紀初已將他烹調技巧及方法分門別類,有條理地記錄下來,成就了一個法式烹調系統的基本原則,法國以及全球西餐烹調的基礎從此誕生。
菜式都先由導師詳盡示範講解3小時,每次會做兩至四個菜式,視乎複雜程度,要兼顧講解、處理程序、解答問題,兼且有翻譯員將法文講詞即時翻譯為英文,每堂都緊湊又精彩,同學們絕對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以免錯過任何一個細節。自行實習菜式也是3小時,由食材分配到烹調食物、擺盤、執拾及清潔,最後由老師評分,非常具挑戰性,每天驚喜百出。課堂中更有一天特別的安排,由兩位導師專程帶領學生們到地道的蔬菜肉食市場,認識及品嘗各種新鮮的食材,務求令大家有親身的體驗。 課堂以外,學校也經常有外來的廚師示範,有些是本地的廚師分享,有些是外地分校的交流分享,每堂也預留數個座位給與有興趣的學生免費參與,很難得。
難忘的經歷—認識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這個旅程除了增進烹飪技巧外,認識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也實在是難忘的經歷,同學們有來自熟悉的中國內地、韓國、馬來西亞、澳洲、紐西蘭,美國,也有不太熟悉的伊朗、黎巴嫩等地方;背景有剛中學畢業的年青人、退休了的醫生,也有想轉行的律師等等,非常多完化,每次小聚時都有說不完的話題。週末時候也有另類精彩,除了相約同學到處品嘗美食外,更加是約見舊同事的好時機,久不久還有路經巴黎的朋友們相約,絕對不愁寂寞。
來自波蘭的藝術家房東
最後當然不得不提我的藝術家房東,來自波蘭的她,非常有才華,屋內滿佈她的作品,尤如一個展覽館,為我提供了一個既安全、可靠又愉快的安樂窩。有幸有她及她的家人,我們經常相聚,分享美食,分享生活。有一個晚上放學回家後跟房東說今天做了一個蘋果批在廚房,你們隨便享用吧,晚飯後她敲門,房東說你的蘋果批太漂亮了,我們要特別處理,過來吧!枱中央放了我的蘋果批,點了洋燭,開了甜酒,配上柔和的音樂,原本有點疲累的我,感動不已,立即坐下來滔滔不絕,那個晚上很開心!
感謝美食常為我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謝一個難忘又喜悅的經歷。
圖:杜馬馬Anita ToMa